您的位置:首页>科技 >

183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解锁多个“首次”

来源:央视新闻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半年“出差”,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创造了多项“首次”。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感觉良好”乘组这半年的太空“出差亮点”!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务,成功返回地球

●首次实施径向交会对接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开启“超长太空之旅”。在此次任务中,神舟十三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在入轨后6.5小时内与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神舟十三号首次验证了径向交会对接技术,与空间站核心舱径向对接口实施了径向交会对接。

●刷新在轨飞行纪录

神舟十三号乘组共在轨飞行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王亚平成为中国航天员中在轨飞行累计时长最久的一位。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

●首次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

为应对在轨停靠飞船无法返回的风险,空间站任务阶段首次建立了应急救援任务模式,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通过在轨停靠飞船和发射场待命飞船共同确保在轨航天员安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作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备份首次执行了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

●首次实施快速返回流程

为进一步提高返回任务执行效率,缩短地面飞控实施时间,提高航天员返回舒适度,神舟十三号首次实施快速返回。通过对飞行任务事件进行合理裁剪和调整、压缩操作时间,将返回所需时间由以往的11个飞行圈次压缩至5个飞行圈次。

●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

2022年1月6日6时59分,经过约47分钟的跨系统密切协同,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此次试验,初步检验了利用机械臂操作空间站舱段转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了空间站舱段转位技术和机械臂大负载操控技术,为后续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积累了经验。

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

●航天员首次在轨进行手控遥操作试验

1月8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协同下,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行手控遥操作试验。此次试验,初步验证了空间站与来访飞行器手控遥操作系统的功能、性能以及天地间协同工作程序的合理性。

航天员首次在轨进行手控遥操作试验

●女航天员的多个 “首次”

随着王亚平再度踏上前往太空的旅程,中国空间站也迎来了首位女航天员。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王亚平随同翟志刚,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她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

●完成多项空间科学实验

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完成了9项人因工程技术实验、3类26项航天医学实验领域实验和2项空间应用领域实验,开展了以无容器材料、高微重力实验为重点的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成功完成了多个纯金属、多元合金材料实验,样品悬浮控制精度优于0.1mm,熔化温度达到2000℃以上,首次获得了10-7g量级的高微重力环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开展一系列科普与教育活动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天宫课堂”第一课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

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

2022年1月1日,“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举行,神舟十三号乘组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生,在新年第一天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又富有意义的互动交流活动,共话“太空梦”,一起向未来。

“青春与星空对话”天宫画展亮相中国空间站

●丰富的太空“业余”生活

由于此次任务在轨时间长,因此神舟十三号乘组也首次在太空中度过了春节、元宵。同时,在冬奥会期间,在太空“出差”的航天员也心系祖国的奥运赛事,进行了一次“宇宙级”互动,太空祝福也“从天而降”,航天员一起为冬奥健儿们加油喝彩!

航天员在太空迎新春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为北京冬奥会送祝福

回顾这半年“出差”,可以说是干货满满,精彩不断。让我们再次祝贺此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的圆满成功,欢迎航天英雄凯旋!

关键词: 飞行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