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科技 >

科学爱耳 每个年龄阶段做法不同|世界消息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唐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据统计,我国听力障碍人士居各类残疾人数的首位,达到2780万人。

有下列情况,应警惕听力障碍风险:长期精神压力过大、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有“三高”等慢病、有中耳炎等耳病史、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有家族性耳聋病史等。

其中,噪声是导致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研究显示,85分贝以上的声音即可损害人体内耳毛细胞,噪声强度越大、接触时间越长,听力受损的概率越大。

年轻人耳鸣要重视

各年龄段人群,听力受损的原因往往不同。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龚树生表示,不良用耳习惯,易致青少年听力障碍,表现为噪声性聋和突发性聋。

如果沉迷电子游戏或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或身心过度疲惫,突发性聋容易找上门。

而长时间使用耳机或音量太大,可致耳蜗毛细胞受损,引起噪声性聋。噪声性聋有时以耳鸣为先行症状。

专家建议,除了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之外,每次使用耳机不超过半小时,同时控制音量;出现耳鸣等听力异常及时就诊。

儿童应避免掏耳朵

中耳感染是儿童期听力障碍的首要因素。

龚树生指出,儿童咽鼓管短平宽,细菌病毒易侵入中耳腔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可造成听力障碍,进而影响语言发育。

预防儿童听力受损,父母尽可能做到预防感冒、避免平躺喂奶或呛奶、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道进水、避免随意掏耳朵预防中耳炎、防止儿童头部外伤、减少娱乐噪声、加强体质锻炼减少脑膜炎及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等。

儿童先天性听力障碍表现为,出生时即出现听力损失,以及儿童期迟发性听力损失。预防遗传性听力障碍,育龄夫妇可进行遗传咨询及耳聋基因检查。

老人“养生”听力好

除了听觉机能逐步退化,噪声接触、耳毒性药物、精神压力、饮食结构、代谢性疾病等,也会加速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和发展。

专家表示,老人保持听力健康,应平衡膳食、规律作息、适度锻炼、戒烟戒酒,慎用对耳和肾脏有毒性的药物、远离高分贝长时间的噪声刺激、积极防治“三高”等疾病。

关键词: 年龄阶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