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科技 >

全球快看:鳄雀鳝不是“鳝”茬!不用现抓,用DNA就能监测入侵物种

来源:科技日报  

徐凌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资料图】

最近几日,名为鳄雀鳝的怪鱼实属鱼中“顶流”,河南平顶山汝州市城市中央公园为了抓捕鳄雀鳝,抽了一个月的水,引发网友热议。“鳄鱼”不陌生,“鳝”还经常吃,可这鳄雀鳝究竟是什么鱼,咋还来者不善?记者走进上海海洋大学环境DNA技术与水生态健康评估工程中心,邀请工程中心主任李晨虹教授给出解读。

此“鳝”非彼“鳝”,乃水中“杀手”

鳄雀鳝。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看到“鳝”字,多数中国人都会联想到餐桌上美味的黄鳝。可黄鳝通体像蛇,光滑柔软,鳄雀鳝则一身铠甲,二者可谓八竿子打不着。而从外貌特征上来看,鳄雀鳝和鳄鱼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广东等地被人们称为“福鳄”。

“雀鳝是古老的鱼类,分布在北美和中美洲。雀鳝科一共包含了7种动物,其中一种便是鳄雀鳝。”李晨虹介绍说,能从北美一路“杀”到中国,在地球生活时间超过一亿年的鳄雀鳝确实有两把刷子。称其为“水中杀手”,并不过分,只因它还有三重“杀手锏”。

其一是“牙尖嘴利”。鳄雀鳝的吻部又长又尖,上下颚分布着两排细小但锋利的牙齿。“和其他鱼类捕食有明显区别”,据李晨虹介绍,捕食的时候,鳄雀鳝会用上下颚将猎物抓住,经过调整,然后从头开始将鱼吞咽,并不会将猎物撕碎后进食。

其二是“身披铠甲”。李晨虹表示,一般鱼的鳞片,在人们吃鱼的时候,都可以被刮下来;而鳄雀鳝的鳞片被称作硬鳞,就像盾牌一样,紧密结合在一起,非常硬。“在新闻里,人们抓鱼时,用鱼叉去叉,鱼叉都能断。”

其三是“呼吸自如”。鳄雀鳝能用鱼鳔来直接呼吸空气,不像别的鱼一般,出了水面就容易死。鳄雀鳝可以吞下水表面的空气,耐受力很强,即便离开水面也能存活一段时间。

在北美的老家,鳄雀鳝虽为“杀手”,但并未“一统江湖”,只因其还受到其他生物的制衡。“在原产地,鳄雀鳝还只是生态系统当中的一环,产卵的时候,卵会被其他鱼吃掉,所以不会泛滥。”李晨虹说。

出于观赏和养殖需求,鳄雀鳝在几十年前被引入中国。当人们用鱼缸赏玩鳄雀鳝时会发现,养着养着,缸不够大了,“成年的鳄雀鳝长度可以到三米多,重量可以到137公斤,是淡水大型鱼类物种之一。”有些饲主觉得养不起鳄雀鳝就将其悄悄放生。

远渡重洋被迫“搬家”,在中国的水体里,鳄雀鳝极有可能“张牙舞爪”起来。李晨虹认为,需加强生态观念教育,饲养水生宠物时要慎重,更不能随意丢弃或者放生,应对物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大家共同努力。

在鳄雀鳝的老家,温度还是很高的,因此它并不一定能在我国北方地区适应寒冷的生活,但有可能日后会适应。李晨虹举例,如号称“水稻杀手”的福寿螺,刚刚来到中国时,福寿螺还只能待在南方水体,逐渐适应后,上海、北京都有报道福寿螺的出现。这提醒生物学研究人员,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原产地与入侵地的习性和适应性的研究,都需要及时开展。

环境DNA就可监测外来入侵物种

李晨虹带团队成员采集样本。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这次河南发现鳄雀鳝好在能及时打捞,那如果今后水体中再出现外来入侵物种,怎样快速知晓呢?“我们实验室正在做外来入侵物种的主动监测,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李晨虹看来,尽早发现、尽早防范,才可避免这些外来客“反客为主”,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我们所做的就是通过环境DNA监测入侵物种。”李晨虹解释,任何生物在水体里生存就会“排”出一些DNA,取出一升湖水,里面就有可能有鱼的粘液或者鳞片脱落而排放的DNA。因此可以将其中的DNA进行提取,形成监测网络。

李晨虹介绍,环境DNA应用前景广阔,不仅能用于监测入侵物种,还可以用来保护濒危物种。“我们发明了一个有点类似抗原试剂的检测盒,水体取样过滤后滴在试剂卡,‘两道杠’说明存在娃娃鱼,‘一道杠’则无。”李晨虹和团队还将把这种技术应用于长江鲟、中华鲟的野外监测上。

“这种方式比原先的鱼类调查研究省力高效,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也能检测得到。”李晨虹和团队期待建立起环境DNA的数据库,开展相关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完善外来物种监测机制,从“被动防御”变为“主动监测”,保护濒危动物的同时,也让水体中的“鳄雀鳝”们无路可逃。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