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100余亿元增至500余亿元
犹王莹表示,十年来,我省聚焦夯实创新基础,加快了江西科技发展的“提速进位”。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2012年全国第25位前移至2021年第16位,大幅进位9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了从100余亿元到500余亿元的大跨越,增速居全国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从0.88%到突破1.7%,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3.8%上升至39.8%;高新技术企业从356家增长到6669家,增长17.7倍;专利授权总量从7985件增长到9.7万件,增长11.2倍;技术合同成交额从39.78亿元增长到414亿元,增长9.4倍。我省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位势发生显著变化,先后两次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可以说,我省科技创新进入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硕的时期。
十年来,我省聚焦创新资源集聚,构筑了江西科技发展的“强力磁场”。坚持把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要素作为重要路径,提高链接效能,加快科技平台和高端人才一体化布局。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等创新国家队在赣落地,结束了江西没有国家科技大院大所的历史。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等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一批“国字号”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出台了《江西省实验室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启动建设复合半导体省实验室,加紧谋划食品、种业、中医药、氢能与碳中和、航空等领域省实验室。围绕14个产业链布局组建了24个科技创新联合体。十年来,新增黄路生、江风益、谢明勇、陈晔光四位两院院士,全省拥有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2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242人,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77人。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1361人次,组成1901个科技特派团,对接全省91个县(市、区)开展科技服务,实现“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全覆盖。
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犹王莹表示,十年来,我省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积蓄了江西科技发展的“澎湃动力”。坚持驰而不息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一是锚定产业创新出大成果。聚焦“2+6+N”重点产业,遴选实施重大科技研发专项63个,在航空、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51项;硅衬底高光效GaN(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使我国成为继日美之后第三个掌握蓝光LED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国家;实施猪多肋性状的因果基因鉴别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研发的“中芯一号”基因育种芯片,已成为国际领先水平的基因育种主导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是全球金属热处理领域唯一可以对大口径工件(直径大于400mm)进行内外通体均匀加热的设备,为解决“卡脖子”的国产化高端金属材料加工技术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今年,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获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项目联合了6个中科院科研院所、3家相关优势科研机构、高校和9家全国重点企业科研力量,集中突破稀土在大型海上风电、汽车新能源、通信材料等战略应用领域产业升级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总经费达9亿元,成为我省目前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科技创新项目。
二是推动成果转化出大效益。加快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在全国率先探索科技成果收储机制,落实落细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使我省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柜走向货柜,更多的技术在本省落地生花,实现了“墙内开花墙内香”。比如,通过国家“03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带动全省物联网核心及关联产业业务收入突破1600亿元。
合作共建了一大批“研发飞地”
十年来,我省聚焦创新高地建设,锻造了江西科技发展的“硬核支撑”。坚持把创新创业载体作为关键抓手,提升承载能力,以局部创新高地建设带动全域创新效能整体提升。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后,区域内7个国家级高新区在全国排名实现连续大幅进位。南昌航空科创城集聚了整机制造、航空运营等方面的企业53家、科研机构7家,全力推动我省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赣州稀金科创城发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平台支撑作用,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钨与稀土新材料及应用研发中心。南昌、景德镇、萍乡、新余获批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井冈山市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
十年来,我省聚焦创新生态营造,厚植了江西科技发展的“肥沃土壤”。坚持以改革促创新,大刀阔斧地拆掉创新路上的“制度藩篱”,厚植创新创业发展沃土,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100余亿元增至500余亿元
十年来,我省聚焦扩大开放合作,拓展了江西科技发展的“广阔空间”。坚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为牵引,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对外科技合作新格局。一是外部“朋友圈”越来越大,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在新医药、新材料、电动汽车、航空、现代农业等领域,与各国的联合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二是周边“兄弟情”越来越浓,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赣湘、赣闽、赣京、赣粤、赣鄂、赣浙等省际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与200余家省外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共建了一大批“研发飞地”、高端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和科技孵化器。
犹王莹表示,十年来,我省聚焦夯实创新基础,加快了江西科技发展的“提速进位”。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2012年全国第25位前移至2021年第16位,大幅进位9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了从100余亿元到500余亿元的大跨越,增速居全国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从0.88%到突破1.7%,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3.8%上升至39.8%;高新技术企业从356家增长到6669家,增长17.7倍;专利授权总量从7985件增长到9.7万件,增长11.2倍;技术合同成交额从39.78亿元增长到414亿元,增长9.4倍。我省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位势发生显著变化,先后两次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可以说,我省科技创新进入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硕的时期。
十年来,我省聚焦创新资源集聚,构筑了江西科技发展的“强力磁场”。坚持把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要素作为重要路径,提高链接效能,加快科技平台和高端人才一体化布局。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等创新国家队在赣落地,结束了江西没有国家科技大院大所的历史。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等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一批“国字号”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出台了《江西省实验室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启动建设复合半导体省实验室,加紧谋划食品、种业、中医药、氢能与碳中和、航空等领域省实验室。围绕14个产业链布局组建了24个科技创新联合体。十年来,新增黄路生、江风益、谢明勇、陈晔光四位两院院士,全省拥有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2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242人,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77人。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1361人次,组成1901个科技特派团,对接全省91个县(市、区)开展科技服务,实现“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全覆盖。
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犹王莹表示,十年来,我省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积蓄了江西科技发展的“澎湃动力”。坚持驰而不息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一是锚定产业创新出大成果。聚焦“2+6+N”重点产业,遴选实施重大科技研发专项63个,在航空、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51项;硅衬底高光效GaN(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使我国成为继日美之后第三个掌握蓝光LED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国家;实施猪多肋性状的因果基因鉴别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研发的“中芯一号”基因育种芯片,已成为国际领先水平的基因育种主导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设备,是全球金属热处理领域唯一可以对大口径工件(直径大于400mm)进行内外通体均匀加热的设备,为解决“卡脖子”的国产化高端金属材料加工技术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今年,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获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项目联合了6个中科院科研院所、3家相关优势科研机构、高校和9家全国重点企业科研力量,集中突破稀土在大型海上风电、汽车新能源、通信材料等战略应用领域产业升级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总经费达9亿元,成为我省目前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科技创新项目。
二是推动成果转化出大效益。加快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在全国率先探索科技成果收储机制,落实落细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使我省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柜走向货柜,更多的技术在本省落地生花,实现了“墙内开花墙内香”。比如,通过国家“03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带动全省物联网核心及关联产业业务收入突破1600亿元。
合作共建了一大批“研发飞地”
十年来,我省聚焦创新高地建设,锻造了江西科技发展的“硬核支撑”。坚持把创新创业载体作为关键抓手,提升承载能力,以局部创新高地建设带动全域创新效能整体提升。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后,区域内7个国家级高新区在全国排名实现连续大幅进位。南昌航空科创城集聚了整机制造、航空运营等方面的企业53家、科研机构7家,全力推动我省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赣州稀金科创城发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平台支撑作用,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钨与稀土新材料及应用研发中心。南昌、景德镇、萍乡、新余获批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井冈山市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
十年来,我省聚焦创新生态营造,厚植了江西科技发展的“肥沃土壤”。坚持以改革促创新,大刀阔斧地拆掉创新路上的“制度藩篱”,厚植创新创业发展沃土,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十年来,我省聚焦扩大开放合作,拓展了江西科技发展的“广阔空间”。坚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为牵引,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对外科技合作新格局。一是外部“朋友圈”越来越大,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在新医药、新材料、电动汽车、航空、现代农业等领域,与各国的联合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二是周边“兄弟情”越来越浓,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赣湘、赣闽、赣京、赣粤、赣鄂、赣浙等省际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与200余家省外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共建了一大批“研发飞地”、高端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和科技孵化器。
关键词: 江西科技发展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 高新技术企业
今年上半年玉林外贸出口14.9亿元 同比增长42.7%
7月26日,记者从玉林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玉林外贸出口14 9亿元,同比增长42 7%。主要进口产品仍处于下降趋势,因此玉林市外贸进出口18 7
承德市首个小区的天然气置换工作顺利完成 将加快推进具备置换条件的小区通气
7月22日,承德市天然气置换工作最后一个环节在世纪城二期金隅小区展开,经过32个小时紧张有序工作,7月23日8时40分,金隅小区居民通过灶具
完善燃料电池标准体系 河北省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保定成立
日前,按照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成立河北省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批复》,河北省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保定长...
鼓励货车司机夜间避暑行驶 河北全省开展高温天气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试点
为有效应对高温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鼓励货车司机夜间避暑行驶,7月21日,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通知,决定自7月
石狮企业收到的第一份“全电发票” 石狮市全电发票受票工作迈入“以数治税”的新阶段
全电发票真的方便又快捷,以前接收发票要等两三天,现在只需要通过系统接收就可以了,节省了好多时间,也不用担心邮寄丢失。日前,石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粤ICP备18023326号-32
中国创氪网 www.chuanganwang.cn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