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科技 >

今日快讯:“刺头”植物演化,亚洲或比非洲早2400万年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资料图】

刺,是植物防御大型食草动物取食的主要“武器”,有皮刺、枝刺和托叶刺等。

现生的有花植物中,大量的“刺头”,让包括人在内的取食者颇为忌惮。但此前,对各种各样的刺是如何演化而来的,人们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记者7月6日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联合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上正式发表论文,阐明了在青藏高原带刺植物的早期演化及其环境驱动因素,以及这类植物演化的快速多样性。

从2016年以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同行,持续在青藏高原中部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新生代沉积盆地开展古生物科学考察,发现了距今约3900万年的晚始新世的大量刺化石,为认识植物刺的演化历史及其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

青藏高原中部晚始新世7种形态类型的植物刺化石及现生带刺植物

研究团队在伦坡拉盆地和尼玛盆地发现的刺化石共计44份标本,根据形状、大小、生长方式等特征,被划分为皮刺和枝刺,共有7种形态类型。“这是目前全球已知的刺形态数量最多的化石植物群。”论文通讯作者、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苏涛介绍,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他们重建了新生代欧亚大陆带刺植物类群的谱系累积曲线,发现带刺植物自始新世迅速分化,与刺化石地质年代吻合。

研究团队在同一层位采集到丰富的草本植物化石,共计315份,占到同层位所有植物标本数量的38%;对同套地层进行了逐层的微体化石分析,发现大量由草本植物产生的植物硅酸体,如画眉草亚科的短鞍型植硅体、竹亚科的扇形植硅体等。

同层位的典型植硅体及草本植物化石

“这些草本植物大化石和植硅体的证据表明,当时的带刺植物生长于开阔的生境,而非郁闭森林。”苏涛介绍,在此基础上,利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大气-海洋环流”模型和动态植被模式,模拟了当时的古气候和古植被,结合化石植物群的古环境重建结果,证明随着新特提斯洋在古近纪的退缩,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中央谷地逐渐干旱,加上全球气候变冷,中央谷地的植被由距今约4700万年的中始新世的密闭森林,转变为开阔林地。

“通过查询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658条动物化石记录显示,当时大型植食性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在增加。”论文第一作者之一、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博士研究生张馨文介绍,由于存在开阔林地,大型植食性哺乳动物享有了更为丰富的食物来源,这也必然造成动物对植物的取食压力增加,进而促进了青藏高原中央谷地开阔林地植物刺的演化,这比已知在非洲发生的类似转变早了约2400万年。

此项研究,证明了化石对于认识功能性状演化的重要性。通过结合大化石、微体化石、系统发育分析和模型模拟,研究结果认为,晚始新世青藏高原中央谷地的干旱化以及大型植食性哺乳动物的取食压力,共同驱动了刺这一功能性状的快速演化。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不仅对亚洲甚至更广泛地区的植物多样性有着深刻影响,还塑造了区域植物功能性状。随着今后研究深入,人们将更加全面地认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演化历史,并进一步揭示地球系统中生物、气候和漫长地质构造运动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供图)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