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科技 >

关注:这种草有望让世界级风口上的滩涂盐碱地变良田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林良辉

福建平潭岛的长江澳,“世界三大风口”之一,常年风大沙猛浪急,导致植物难以成活。如今,这里孕育着新的希望——由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教授带领的技术团队,开展菌草防风固沙和改良盐碱地试验示范,有望将滩涂盐碱地变为良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8、19日,2022年福建生态建设院士八闽行走进福建平潭,该活动由福建省科协主办,平潭综合实验区科协、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承办。福建省农学会组织了由谢联辉、谢华安、罗锡文、朱永官等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菌草改良盐碱地关键技术及其生态效应项目进行现场考察及评价。院士专家们认为,菌草技术应用于滨海生态治理及滩涂盐碱地改良,成效显著,取得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示范意义重大。

林占熺向院士专家介绍菌草种植情况

菌草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40多年的努力和持续创新,已形成了配套综合技术体系。从2018年开始,林占熺团队在长江澳滨海区域迎风面种植巨菌草,在巨菌草挡风墙后起垄种植菌草绿洲一号,利用菌草生命力顽强、根系发达的特点,筑起海边固沙安全屏障,抵御了海水冲刷,效果相当明显。

“大家请看,这里是重度盐碱地,连木麻黄都无法存活,但是菌草却能稳定生长。”在幸福洋滩涂盐碱地,林占熺向院士专家介绍菌草种植情况。团队在含盐量高达14.7‰的重度盐碱地,种植绿洲1号和巨菌草,3年后含盐量降低至1.3‰。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显著而有趣的变化呢?

菌草改良盐碱地试验示范

据林占熺介绍,团队通过盐碱胁迫对菌草的适应性研究,筛选出菌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相关耐盐菌株和巨菌草、绿洲1号等多个优质菌草草种,开发了适应盐碱地的多种种植技术。在试验示范中,他们还揭示了绿洲1号根际耐盐碱菌群降低土壤盐碱度的作用机理,即菌草可通过改善微生物种群结构来改良盐碱地土壤,从而提高了菌草抗盐碱能力。

“经过四年的试验,我们筛选出的‘绿洲一号’菌草可以在含盐量9‰以下的盐碱地种植生长。菌草不仅能保持水土和降低土壤的盐碱度,还能作为动物饲草,具有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林占熺说。

座谈会现场

“运用菌草技术可将盐碱地改造为良田,进行海岛滨海生态治理、改良滩涂盐碱地的土质,是行之有效的实践创新。”在现场考察与座谈会上,与会院士专家对此表示充分的肯定,指出平潭海岛滨海菌草防风固沙试验的成功,对世界岛国开展生态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福建、宁夏、内蒙古、河南、江苏等省区的盐碱地推广应用,示范面积达2万余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

(国家菌草中心供图)

关键词:

最新文章